馬鳴菩薩,西元二世紀初,生於中天竺舍衛國(今印度西北部),出生於婆羅門家族,早年遊化於華氏城。< /FONT> 馬鳴菩薩精於梵語文學,富有文藝天才,在當時極富盛名。作目品涵蓋詩偈、戲劇、音樂等,他所作的《佛所行贊》在當時五印度及南海諸國曾傳誦一時,後來貴霜王朝的佛傳雕塑,即依此部長頌詩篇而制成。 馬鳴菩薩曾作「賴吒和羅」,音樂婉轉哀雅,並親自擊打鍾鼓,調和琴瑟。此劇曲音律扣人心弦,宣說苦、空、無常,感得華氏城五百王子發離塵之心而出家,而使華氏城王驚惶莫名,下令禁止演奏。「賴吒和羅」度化五百王子,成為佛教史上以劇曲音律度眾的美談。以文藝弘法度眾,馬鳴菩薩實為第一人! 有一回,馬鳴從中印度到月氏國(印度北部),正升座宣說佛法妙諦之時,有七匹連餓六天的馬豎耳諦聽法音,竟然無心思食,且悲鳴不已,由於他能感通非人等類,所以大眾尊稱他為「馬鳴菩薩」。 馬鳴菩薩有佛教詩人、辯才比丘的美譽,所制作的佛曲、佛樂,豐富了佛教的音樂,堪為佛教音樂家,盡管如此,馬鳴最重要的貢獻則是造論破邪顯正,闡明佛旨。一部《大乘起信論》,集《華嚴》、《密嚴》、《勝 》、《光明》、《大集》、《楞伽》、《般若》、《法華》、《涅盤》等百部經典菁華,至今仍為研究大乘涅盤系的「佛性論」、「唯識論」或「三身論」等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獻。 (高仰崗整理) 轉載自佛教城市http://www.buddhismcity.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