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的形成雖然與經驗有關,但是他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有系統的學問,有他獨特而完整的醫學理論體系,並且和西醫一樣,可以區分成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兩部分。一位真正受到良好訓練的中醫師是利用這套醫學理論來治病,已經不再是憑著個人的直覺來看病的時代。其內容簡述如下:
1. 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科學上最常應用的方法,這種從自然界所領悟出的方法論,也被應用再中醫學的理論建構和應用。例如:在生理上,以陰陽分氣血、髒腑,以五行屬性配合五髒以及人體各器官的歸屬,並以五行相生相克的關系來解釋五髒之間生理上的聯系;在病理上,以陰陽分表裏、虛實、寒熱,以五行歸屬對六淫(外因)、七情(內因)加以分類,並以五行相生相克關系解釋五髒之間的病理聯系;在診斷上,以陰陽、五行的歸類,最為八綱辨證以及各種辨證的分類基礎;在治療藥物的歸類上,以陰陽概念將藥性分為寒、涼、溫、熱等四性,以五行分類將藥物藥性做酸、苦、甘、辛、鹹等五味,以及五髒歸經的分類,以便臨床醫師很快的掌握藥物的應用。
2. 髒腑:髒腑包括五髒、六腑和奇恒之腑等三類。有關髒腑的理論又稱「髒象學說」,中醫認為人體全身各組織器官功能會互相連屬、互相影響,而把全身的生理和病理現象歸納後簡化以「五髒」(肝、心、脾、肺、腎)的概念作統合。因此在中國人整體觀的理念下,局部性活動,實質上是代表人體全身的活動;若就某一個實質的髒腑的機能和其它髒分開談論,則不能完全認識人體全體的作用。無論如何掌握局部的同時,一定非掌握整體不可;而且不可以為既掌握著局部與局部間有機性關系,而忽略更要掌握局不與整體及環境間的有機性關系。中醫對髒腑的認識,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3. 營養氣血津液:營養和衛氣是由脾胃(腸胃)將食物消化吸收後所產生的物質,營養泛指血液中所有的營養物質,而衛氣是人體抵抗外邪入侵的免疫能力。氣、血、津液是人體生理活動的基本物質,「氣」是人體生理功能的表現,也是維持人體生命力能量的來源;「血」在經絡中循行,血中的營養物質供應人體全身上下內外之養分,和現代醫學中的Blood類似。「津液」包括淚、汗、涎、涕、唾、痰等,除了一般分泌的液體外,也包含了人體內部的水液代謝,此外身體上腫瘤的病理變化也屬於津液的病理變化。
4. 經絡:經絡是人體各個部分相聯系的途徑,他溝通著人體內髒與體表、皮毛、筋、肉、骨、五官等組織,把人體各部分連結成一個統一的整理。經絡理論主要闡述經絡的循行路線,經絡的功能和作用,以及病理表現。
5. 病理病因:病因是指致病因素,在中醫認為人體生病不外乎內因、外因和不內外因等三種原因的範圍。外因以六淫為主,內因以七情為主,不內外因包括飲食勞倦、金刃、跌撲、蟲獸、中毒等。病因學說是闡述致病因素及疾病發生的原理,在中醫學對發病原理十分強調人體正氣的重要性,認為「正氣內存,邪不可幹」,若生病和「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有很大的關系。
6. 四診:中醫學的診斷方法,主要為望、聞、問、切等四種診察方法,是醫師搜集患者病情資料的手段。四診的方法不是只有中醫才使用,其實現代醫學的診斷上也應用著這四種診察方式。重點在於中醫使用四診,必須建立在中醫學傳統的理論基礎上,所搜集到的內容必須是在作中醫學之八綱辯證和其它辯證的證型分析上有用的數據。
7. 八綱辨證:八綱辯證是中醫診斷疾病分類的綱領,其內容包括陰陽、表裏、寒熱、虛實等。其中「陰、陽」是其它證型的總綱,表證、熱證、實證是屬於「陽證」,而裏證、寒證、虛證則屬於「陰證」的範疇。「表裏」的意義在於辨別疾病的部位和深淺,「寒熱」則在辨別疾病的性質,而「虛實」可了解正氣和邪氣的強弱狀態。
8. 其它辯證:八綱辯證是綱領,實際上中醫診治疾病還有更專門的其它診斷證型系統。在外感疾病中,主要有針對風寒病邪之《傷寒論》「六經辯證」,針對風熱病邪之葉天士《外感溫熱篇》「衛氣營血辯證」以及吳鞠通《溫病條辨》「三焦辯證」,以對疾病分級、分類和病情預後作了系統性的整理。此外,從中醫基礎理論發展出「髒腑辯證」、「經絡辯證」、「氣血辯證」、「津液辯證」、「六淫辯證」、「七情辯證」、「飲食痰濕辯證」等。
9. 治則:中醫在治療方面,主要重視治療原則,其次才是方劑和藥物,因此講求「理、法、方、藥」的臨床治療程序。治則是治療疾病的指導原則,對疾病的標、本問題要先厘清,針對患者的病情不同采取必須的治療方針。根據標本之緩急、邪正之盛衰、陰陽之偏盛偏衰,分別采取急治、緩治、袪邪、扶正、調整陰陽等治療原則。而整個原則必須掌握「本虛標實」、「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治病必求其本」之重點。在治療方法上,有內治法和外治法二部分,《內經》中「一針、二灸、三藥」之原則更是被曆代奉為圭臬。而臨床內治法上,主要分為汗、吐、下、和、溫、清、消、補等八法,根據不同病情和證型而使用。
10. 中藥:中國之藥物學不但品種之多,而且其治療效果也有其獨特一面。中藥的采集、泡制、儲藏、和服法上都有其學問,要發揮中藥的療效在上述各方面都需注意。臨床上在藥物的應用上,要注意「四性」(寒、涼、溫、熱)、「五味」(酸、苦、甘、辛、鹹)、藥物歸經、藥性升降浮沉等之掌握,並注意配伍禁忌。
11. 方劑:是藥物治病更進一步的發展,其組織配伍有一定的准則,要掌握「君、臣、佐、使」的用藥規律。古人用藥物調配方劑時,必求於方中有法,法中有方。針對不同病情,在劑型上又有丸、散、膏、丹、湯、酊、洗……等之不同。針對不同病證,在方劑分類上分成補養之劑、理血之劑、除痰之劑、清暑之劑、潤燥之劑……等。
中 醫 學 | 基 礎 醫 學 | 思維指導 | 陰陽 (事物兩極化歸類劃分法) |
五行 (事物依五種屬性歸類法) |
解剖生理 | 髒腑 (五髒、六腑、奇恒之腑) |
營養氣血津液 |
經絡 (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經別、經筋、絡脈、孫絡) |
病理學 | 外因 (六淫:風、寒、暑、濕、燥、火) |
內因 (七情:怒、喜、憂、思、悲、恐、驚) |
不內外因 (飲食勞倦、房室所傷、跌打蟲咬) |
臨 床 醫 學 | 診斷學 | 四診 (望、聞、問、切) |
八綱 (陰陽、表裏、寒熱、虛實) |
辨證 (六經、衛氣營血、三焦、髒腑、病因、經絡、氣血津液 |
治療學 | 治則 |
藥物 |
方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