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加拿大有一位名叫斯圖爾特的地質工作者,在野外趕路時來到一條新開的砂石公路上。
走著走著,地質工作者把目光從遠處的山林轉移到腳下的路面上,看到幾塊閃閃發亮的碎石,一陣驚喜,停往腳步,彎下身軀,撿起細看,他突然驚叫起來:“呵!這裏有不少含有銅、鋅、鉬的石頭!這是礦化的石頭!”好在旁邊沒有其他行人,不然,也許會被人誤解為瘋子。他馬上意識到,從這幾塊非同尋常的石頭,也許會找到一個礦體。當時,他竟忘記趕路,只是雙眼盯著發亮的“礦石”沿途追索,慢慢地離開了公路,在山區的小道上行進,終於在新斯科舍普利第斯一帶找到更多的同樣的礦石,有些石塊還相當大。最後,在一個採石坑中見到許多這些石頭的單礦體,大小混雜,沒有次序,石頭的表面還見到縱橫交錯的釘頭形刻痕。他憑著幾年來的野外地質工作的經驗,判斷這些礫石應該屬於“漂礫”。也就是說,幾十萬年以前,這裏曾經發生過冰川,由於冰凍作用和冰的流動力量,將附近礦體的石頭崩裂和撞擊崩碎,隨冰河的移動來到這裏,冰融化了,礫石就停留下來,所以這些大大小小的礫石就好像遠處漂來一樣,稱為“漂礫”了。
斯圖爾特在堆滿漂礫的採石坑的凝望良久,他意識到,如果花些時間,沿著滿山遍野的漂礫再跟蹤追跡下去、肯定會在某處山上找到原生的礦石露頭。可是時間不允許他這樣做,他只好觀察了一下附近的地物特色,找尋能幫助他再次回來的景物標誌,做了簡單的紀錄,就離開了。
斯圖爾特發現“礦苗”的消息不徑而走,很快傳到加拿大殼牌公司,公司領導很想開發這個尚未著落的礦床。可是這一帶,山高林密,坡陡穀深,地形條件極為惡劣,要用人的雙腿去找礦,十分費勁,而且不一定有什麼效果。於是公司領導決定採用航空磁性測量——用飛機作地磁方法勘探,果然獲得可喜的結果,在地圖上圈出礦區的大致範圍。後來,又在圈定的地域內進行地球化學勘探,證明在花崗岩與石英岩的接觸帶上有錫礦異常。直到1982年,終於探明當地是一個儲量達5600萬噸的大型錫礦床,即稱為肯普特錫礦床,為加拿大的資源寶庫增添了一個新的財富。
在找礦的故事中可以看到,最後的成功往往需要不懈的努力。
1959年有天,芬蘭潛水夫馬蒂萊甯從深水湖的邊岸上撿到一塊岩石,放在手上掂掂重量,感到比重比較大,他想,也許這是一塊頗有價值的礦石,於是就把它送到芬蘭地質研究所,請求鑒定。研究所的地質學家埃爾瓦馬認定這是一塊含有黃鐵礦的石頭,但有什麼價值,還要根據這塊礦石追查一下來龍去脈,於是埃爾瓦馬決定親自前往調查,他來到標本產地蓋密,縱橫穿越了好幾天,只發現一些含黃鐵礦或磁鐵礦的輝長岩類岩石,從經濟意義考慮,似乎沒有什麼價值,再進一步找尋,也無必要。
地質學家的否定語言,無疑對馬蒂萊寧當頭潑了一瓢冷水,但馬蒂萊寧並不甘心,要求埃爾瓦馬再耐心看一看,埃爾瓦馬見他態度懇切,深受感動,於是答應再沿湖岸走一趟,說來也巧,無意中在一條水渠的邊緣上采到一塊特別沉重的深灰色岩石,埃爾瓦馬仔細地觀察一番以後,認定這是一種超基性的岩石,隨後又采了一些,帶回研究所作進一步鑒定,不久,確認這些岩石內含有鉻鐵礦。如果含礦量到達可采標準,那將是一處十分有價值的礦床,因為鉻是合成不銹鋼的重要原料,很多國家都在孜孜以求,列為緊缺的礦種。
這個資訊傳到芬蘭政府的有關部門,極為重視,就在當年組織了一批有經驗的地質勘探人員,包括地球物理探礦等,沿著深湖之濱展開野外調查研究工作。接著,又調來幾台鑽機,向地層深處打鑽,到1960年5月,傳來喜訊,有29個鑽孔都見到鉻鐵礦。於是乘勝追擊,繼續擴大勘探地區,並著手部份開採。到1985年,終於探明礦區內的鉻鐵礦儲量竟高達1.1億噸,其中三分之一可以進行露天開採。這在世界鉻鐵礦礦山中,也是極難得的。
如果說這些礦是偶然巧遇的話,但它們的“礦苗”暴露卻與成礦的地質條件有著密切的聯繫,由表及裏,從現象看本質,正是地質找礦科學的重要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