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年人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初從楊露禪學陳式老架太極拳,得
其大概。後禹襄赴溫縣陳家溝,擬訪露禪之師陳長興(1771-1853)求益。道經趙
保鎮知長興已老病(這年長興已82 歲,越歲卒),時陳清萍在趙保鎮教授陳式新
架太極拳,從青萍學新架月餘,遍悉理法。澄清(其兄)于舞陽鹽店得王宗嶽(幹
隆年間人)「太極拳譜」,禹襄得譜研究,更有發悟,以練拳心得發揮王氏舊譜之
義,為「十三勢行功歌訣」作注解十條,名為「打手要言」;又衍為「十三勢行
功心解」四則,並歸納鍛煉要領為「身法十要」。其著作皆根據其本身的體驗,
故簡練精要,無一浮詞。
禹甥李經綸,字亦畬(1832-1892),於1853 年始從禹襄學拳。亦畬研究太
極拳,仿禹襄實驗之法,招致鄉勇以自驗其技,再筆錄修訂。亦畬之孫槐蔭于1935
年在「太極拳譜序」中說:「此譜系先祖晚年所著,中經多次修改,方克完成。
每得一勢巧妙,一著竅要,即書一貼於座右,比試揣摩,不斷實驗,逾數日覺有
不妥應修改,即撕下,另易他條,往復撕貼必至完善而始止,久之遂集成書。」
李亦畬的太極拳論文有:「五字訣」一篇、「撒放密訣」擎引松放七言四句、「走
架打手行功要言」一篇(闡述了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練拳和推手相輔
相成之理)。近代太極拳的傳佈,以楊氏祖孫三代對教材教法不斷創新之力為多,
而於拳理的鑽研總結,首推武、李,較之王宗嶽「太極拳論」之抽象性的概括,
亦不同于楊式大架和小架,學而化之,自成一派,其特點是:姿勢緊湊,動作舒
緩,步法嚴格分清虛實,胸部、腹部的進退旋轉始保持中正,完全是用內勁的虛
實轉換和「內氣潛轉」來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個身體,不相逾越,出手不過
足尖。原來也有跳躍動作,到四傳的郝月如(1877-1935)才改為不縱不跳;雙擺
蓮也改為不拍打腳面,這是為適應老年體弱者的需要而做的改革。
武式推手的步法,僅為進三步半、退三步半一種。
禹襄教讀自娛,亦畬行醫為業,均以儒生自居,在鄉授徒極少。李所傳以
同鄉郝和(字為真,1849-1920)的技術最精。武式太極拳于民國初傳入北京時,
有些人把它稱做李架,待為真之子月如和其孫少如于1928 年間去南京、上海教
拳時,也有人稱為郝架。月如遺有太極拳著作多篇。武、李後輩多不專研太極拳,
武術遂由郝氏傳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