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件
 
無標題文件
 
◆ 我哪幾年有特別好的財運?  ◆ 我最可能在哪幾年結婚?  ◆ 我現在適合換工作嗎?  ◆ 我老婆美不美麗?  ◆ 我何時會結婚?  
迷信破除館>改運揭密
 
巫術的起源

西方宗教學者曾圍繞巫術的起源問題進行過熱烈的討論。討論的焦點是巫術與宗教在起源上孰先孰後。按照威廉‧施米特的說法,JH‧金在一九八二年的《超自然物及其起源本質和演進》一書中首先提出了巫術先行論。他認為世界上有兩種「力」:一為有魂魄的力(為人與獸所共有);另一種為無魂魄的力(即物質的物理的、化學的力)。從前者演變為神靈,從後者演變為巫術。二者往往聯繫在一起,但巫術的發生更早。當早期人類感覺到自覺進程或個人意識的常規為某種異常情況所打破的時候,更根據它對個人生活的利弊分別為好、壞;幸運與不幸兩類,並因此而產生相應的願望和懼怕。人們把造成「不幸」的力量視為一種與自己對立而不可捉摸無法控制的力量,由懼怕而產生恐怖,並由此而產生粗糙的聯想。當人發現了自己所以發生這些幸或不幸的感覺的「原因」時,他便企圖應用這些「原因」作為獲得幸運和避免不幸的方法,這就是巫術的開始。在最早期,每人都是自己的法師。到第二個時期,有特殊心智的人,發展了更大的巫術力量(魔力),於是出現了以巫術為職業的巫術師或薩滿。金氏反復堅持在一切巫術的媒介物中,找不到神靈或神力的痕跡。巫術力直接存在於物質本身之中,並沒有神的媒介。金氏的結論是:物質的法術先於萬物有靈論的宗教。

……………….

弗雷澤在其名著《金枝集》的第二版(一九○○)中提出了巫術→宗教→科學三階段進化論系統。他認為原始人最早是相信宇宙為無人格的力量所統治,由此而產生企圖控制它的巫術。隨著時間的推進,人們漸漸對於用巫術控制無人格的力量感到失望,轉而相信宇宙為有人格的神所統治,便拜倒在它的腳下,企圖用祈禱與祭祀以獲得神的恩惠,這就是宗教。隨著人們認識到宗教的虛偽,巫術作為偽科學發展為真正的科學,如煉丹術成為化學,占星術成為天文學,等等。

……………….

弗雷澤的上述理論在宗教學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得到了不少學者的支持。普拉斯的《宗教和藝術的起源》(一九○四),維爾康特的《宗教與巫術的起源》(一九○七),霍普金斯的《宗教的起源與演進》(一九二七)等基本上都主張巫術先行論,不過在具體論述上有所不同。

……………….

弗雷澤等人的理論也受到許多宗教學者的批評。批評者認為它有兩個主要的缺點。第一、弗雷澤的巫術理論是以理性主義的因果觀念來說明原始人巫術行為的思維根據。但這是文明人的思維形式,未必符合于未開化的民族的實際情況。如果我們不是設身處境地以與原始人同等的思維水準來考慮他們的巫術活動,是不能理解原始巫術的本來情況的。在原始人的巫術活動中,除了合乎理性的因果聯想以外,還應該包含有非理性的情緒活動。在巫術理論的進一步發展中,這種非理性的情緒因素越來越受到宗教學者的重視。第二、後來的人類學發現的事實表明,在一些原始民族中巫術的強制與宗教的祈禱是同時並存的,因此不能認為巫術的產生先於宗教,同時,在巫術破產之後仍繼續存在於世,並未讓位於宗教的祈禱。在宗教學中,又提出了巫術基於感情以及巫術與宗教並行說。英國的馬雷特和哈特蘭德是這種主張的主要代表。馬雷特認為在泰勒所謂的萬物有靈論宗教之前有一個信仰超自然的、但尚未人格化的神秘力量的階段。他以美拉尼西亞人的「瑪納」作為這種神秘力量的代表。這種力量在人的心中引起恐怖驚奇、讚歎等情緒。原始人對之不能作出合乎理性的說明,這樣就產生一種要把內心感受到的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物件化和人格化的絕大衝動,於是產生了宗教;同時,另一方面,人也產生了一種把超自然力變為無害的、友好的東西的衝動,這就是巫術。馬雷特把這種感受和感情狀態稱之為「超自然主義」。

……………….

這就是說,在馬雷特所謂的超自然主義狀態中,一方面有宗教的衝動,另一方面有巫術的衝動,兩種衝動同時並存。這種狀態非宗教,也非巫術;但也可以說既是宗教又是巫術。馬雷特把這兩者混在一起的狀態稱之為巫術─宗教狀態。這種狀態,在馬雷特看來,早於泰勒所說的萬物有靈論,所以把它稱為前萬物有靈論或物活論階段。這時,巫術和宗教都沒有有意識地加以區分,只是在人們重新反省它,從理論上觀察它的時候,才相應地把它分別為巫術和宗教。至於區別的主要標準,則和弗雷澤的觀點一樣,視其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持何種態度,即有無謙卑屈服的行為。不過馬雷特認為這種對超自然力量的謙卑態度和行為,並非像弗雷澤所說的那樣只是文明人才有的東西,早在未開化的原始人中也已有了。

……………….

美國學者戈登威澤在其《早期文化》(一八九二)中也提出了類似的主張。他指出:宗教與巫術同處於一個超自然的領域之中。超自然主義的這兩個側面過去曾結合在一起,可是最後分離了。而且,宗教更加社會化、規範化,更富於情緒和情感的色彩。

……………….

一九一四年,英國學者哈特蘭德在其《禮儀與信仰:宗教史的研究》中進一步發揮馬雷特的理論,他認為原始人受到神秘力量(「瑪納」之類)的壓抑,產生了敬畏和驚奇之類感情。原始人把這種現象認之為是一位元人格的顯示。在這種情況下,原始人便竭盡自己的力量與這種人格或者發生友好的關係、或者企圖與以控制。在方式上則像對待人與人的關係一樣,應用語言和行動來對待這種非人類的,超自然的人格。這種語言和行動、可能是巫術的儀式,也可能是宗教的儀式:假如用的是強制的、控制的方式接近它,那就是宗教的儀式;如果是用恐懼與尊敬的態度與它接近,那就是巫術的儀式。按照哈氏的意見,巫術與宗教的區別與界線不是固定的,而是混雜在一起的。他的結論是:巫術和宗教是從同一根源生長出來的。二者是一個牌子的兩個方面。

……………….

上述這兩種關於巫術起源的理論觀點不同:第一種認為巫術基於人的理智,其產生先於宗教;第二種認為巫術基於人的感情,其產生與宗教並行。但是,這兩種理論有一個基本共同點:都是把巫術視為宗教不同的社會文化現象。如上所說,這種區別是人為的。如果我們把巫術看成是宗教的現象型態的一種,是宗教處理人─神(超自然物)關係的一種手段,那麼,這種關於巫術與宗教在產生上誰先誰後的爭論就是完全沒有意義的了。巫術與祈禱作為宗教處理人─神(超自然物)關係的兩種手段是相輔相成的,是同一事物的兩個側面,大體上是同時產生、交替為用的。一當原始人對神秘的異己力量有所感受和體驗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產生巫術的和祈禱的言詞和行動。

……………….

至於巫術行為究竟是為何產生的這個問題,馬林諾夫斯基提出過一個相當具體,但卻屬猜測性的說明。他認為,巫術的產生不是原始人對普通的「巫術力」(美拉尼西亞人的「瑪納」、北美印地安人的「瓦康」、易洛魁人的「奧倫達」之類神秘的超自然力)在認識上加以抽象的結果,而是在一切實際情況使人的感情處於緊張狀態時,在思想和行動上對這種實際情況作出的自然反應。如:原始人在希望達到一個目的而不能實現時,就會產生和爆發出相應的感情和情緒活動,對敵人是詛咒、辱駡;對情人,則乞求,並做出相應的身體動作來,這是人的生理─心理機構所有的自然反應。當這種感情通過語言和行動爆發出來時,有時就會形成與所追求的目的相當的幻覺:

一度的緊張借著語言與姿勢發洩出去以後,縈回於心目中使人不得安寧的幻象也就消滅了,所追求的目的似乎也更接近於滿足了。於是我們恢復了平衡,恢復了與生命相和諧的狀態,而且我們也得到了一種信念,以為詛咒的語言和憤怒的姿勢已經走向所懷恨的人物而且予以中傷了;愛的乞求,想像中的擁抱,是不會毫無效果的了……致於恐懼一層,使我們有發狂舉動的情緒,慢慢地消沉下去以後,我們便覺得那驅逐恐懼的,乃是這發狂的舉動。簡單一句話,純粹用主觀的意像、語言、行動宣洩了的強烈情感的經驗,結果深深地使這經驗似乎是真實的客觀界,好像那是什麼實際的積極的成就,好像那是什麼啟示給他的勢力所成就的。這個勢力,實際是用生理心理一時不受抑制而產生,但顯得好像是來自外界;於是在原始人看來,在各種時代心靈未受訓練而容易輕於置信的人看來,應運而生的咒,儀式,以及相信咒與儀式的效力的信仰,必然好像是來自外界的直接啟示,而非來自個人的根源的啟示。

……………….

原始人的巫術時代早已成為逝去的歷史了。我們現在無法根據原始人的心理活動和情緒反應來驗證馬林諾夫斯基的上述觀點,但宗教史上的經驗事實似乎可以說明他的觀點並非沒有一定的道理和根據。從科學的無神論的立場看,馬林諾夫斯基的觀點完全拋棄了宗教神秘主義的天啟論。這一點無疑有其合理內核,應該受到我們的重視。

 


 

飛黃騰達粉絲團成立囉!
快來給個『讚』加入我們,不定期發佈最新訊息,提供您最有用最詳盡的命理訊息!歡迎與我們互動,留下您的意見喔!
‧ (測字)全部題目只要29點
‧ 超值專區全部題目只要9點
‧ 網友獨享8題好康免費算!
‧ 會員獨享30題免費算!
‧ (雙人)愛情全部題目139點
‧ 我的婚姻會幸福嗎?
‧ 我這一生會有多少財富?
‧ 我何時會擁有自己的房子?
‧ 我的姻緣為什麼遲遲無法出現?

飛黃騰達算命王版權所有 © 2006 Super Gold Ventures Limited.請勿任意轉載
客服信箱:service@superfat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