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件
 
無標題文件
 
◆ 我的姻緣為什麼遲遲無法出現?  ◆ 虧損不是你的宿命!  ◆ 我離婚後還有機會再婚嗎?  ◆ 如果您投資時常虧損  ◆ 我老公是不是很有異性緣?  
道教館>修行方法
 
陳摶與張伯端之發展修丹理論

在北宋雖有像林靈素這樣阿諛朝庭.怪力亂神的道士,但也出現有宋初的陳摶和神宗時的張伯端等一些煉養士和思想家。他們擺脫了迂怪詭譎之談,而是遠承魏伯陽《周易參同契》的修丹與天地造化同途,模擬自然的修煉理論;近繼劉知古.彭曉.呂洞賓的內丹修煉術,進一步推天道以明人事,闡發.推進道教的煉養理論與內丹道。如陳摶作《無極圖》筏圖式,探究生命的起源,以尋延年益壽之方,既發明了煉養內丹的五個階段.境界,也使內丹煉養術更具有了哲理色彩。張伯端撰《悟真篇》,結合其實踐體驗,進一步闡明煉養內丹之方法及描述煉養內丹過程中的種種表徵。他們都使道教的煉養理論及方法深入了一步,對後世道教有著重大影響;不僅如此他們的學術思想對宋代的學術思想也有著深大影響。

  據《宋史.陳摶傳》記載:
  陳摶字圖南,毫州真源人。……唐長興中舉進士不第,遂不求祿仕.以山水為樂。自言嘗遇孫君仿.皮處士,二人者高尚人也,語摶曰:武當山九室岩可以隱居摶往棲焉。因服氣辟谷曆廿餘年,但日飲酒數杯,移居華山雲台觀,又止少華石室,每寢處多百餘日不起。周世宗好黃術,有以摶名聞者。顯德三年(九五六年),命華州送至闕下,留止禁中月余,從容問其術,摶對曰:陛下為四海之主,當以政治為念,奈何留意黃白之事乎;世宗不之責,命為諫議大夫。固辭不受……。

到了宋太宗時,于太平興國(九七七至九八四年)中來朝,九年(九八四年)複來朝,宋太宗說他是獨善其身,不幹勢行的方外之士。陳摶在華山住了四十多年,這時已是近百歲的人了。中書宋琪問道于陳摶。
  先生得玄默修蒹之道,可以教人乎?對曰:摶山野之人,于時無用,亦不知神仙黃白之事,吐納養生之理,非有方術可傳,假令白日沖天,亦何益於世?今聖上龍顏秀異,有天人之表,博達古今,深究治亂,真有道仁聖之主也。正君臣協心同德興化政治之秋,勤行修煉,無出於此。琪等稱善。

宋琪以其語告白于宋太宗,太宗益重陳摶,下詔賜號希收夷先生。陳摶歿於端拱二年(九八九年)七月廿二日。

  陳摶是繼陶弘景.司馬承禎之後。道教徙中出現的卓越學者。《宋史.陳摶傳》雲:
  摶好讀《易》,手不釋卷。常自號扶搖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主導養及還丹之事。宰相王溥亦著八十一章以箋其旨。又有《三峰寓言》及《高陽集》.《釣潭集》詩六百餘首。

又據《宋史.藝文志》著錄,易類有陳摶著《赤松子八誡錄》一卷(道家書類).《指玄篇》一卷(道家吐納類).《九室指玄篇》一篇(道家外丹類).《人倫風鑒》(又稱《高抬貴手》)一卷(五行相法類);宋釋志盤《佛祖統記》卷四十三記載:陳摶得麻衣道者《正易心法》,為之注釋;《宋史.朱震傳》記載:陳摶以《先天圖》傳種放,種放傳穆修,種放又以《河圖》.《洛書》傳李溉,穆修以《太極圖》傳周敦頤,這些圖式均出自陳摶;清朱彝尊《太極圖授受考》謂,陳摶居華山,曾以《無極圖》刊諸石。陳摶的著作很多,但大多已亡佚了,不過宋明以來的有關著作中尚保存有引述的文與圖,可資研究。

  陳摶一生致力於養生之道,他對道教煉養理論箕方法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他創作的一系列圖示中;而在眾多的圖式中,最有代表意義,又影響最大.傳論最多的,便是他曾刻于華山石壁的《無極圖》。五代(九0七至九六0年)以後,出現了以圖式解析《易》理的圖學哲學思想。其首創者便是陳摶。清初黃宗炎在所撰《太極圖說辨》中便說:圖學從來,出於圖南。不過陳摶乃是假《易》理而論仙道。自從宋周敦頤得自陳摶所傳圖式後,作《太極圖說》,爾後授受漸廣,演繹者日多,各種各樣的圖式紛紛出現,皆自稱其哲理精髓,總攝於自己所設計的圖式。總之這許多的圖式,都是這些學者們所設計的模式論的圖式,以及道教煉養士們的修真理論與方法的圖式。陳摶的《無極圖》則兼有之。清初黃宗炎《易學辨惑.太極圖說辨》中有一段文字說明此《無極圖》的源流及其含意:
  辨曰:此圖本名《無極圖》,陳圖南刻于華山石壁,列此名位。創自河上公,魏伯陽得之著《參同契》,鐘離權得之以授呂洞賓,洞賓後與圖南同隱華山,因以授陳。陳又受《先天圖》于麻衣道者,皆以授種放。放以授穆修與僧壽涯。修以《先天圖》授李挺之。挺之以授邵天叟,天叟以授堯夫。修以《無極圖》授周茂權,茂權又得先天地之偈于壽涯。乃方式修煉之術。其義自下而上,以明逆則成丹之法。……就其圖而述之,其最下一○名為元(玄)牝之門。元牝即穀神也,牝者窮也,穀者虛也。……修煉之家,以元牝穀神為人身命門兩腎宣隙之處,氣由所生,是為祖氣,凡人五官百骸之運用知覺,皆根於此。於是提其祖氣,上升為上一○,名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有形之精,化為微芒之氣;煉依希呼吸之氣,化為出有入無之神,便貫於五臟六腑而為中(三五至精圖),名為五氣朝元。行之而得也,則水火交媾,而為又其上之圖,名為取坎填離,乃成聖胎。又使複還於元始,而為最上之一○,名為煉神還虛,複歸無極,而功用至矣。蓋始於得窮,次於煉己,次於和合,次於得藥,終於脫胎,誠仙真求長生之秘術也。

陳摶的《無極圖》有順.逆兩種解釋,順即順以生人,指宇宙萬物之源起,即宇宙生成論。陳摶以無極為宇宙本原,宇宙萬物之生成歷經了五個過程,模式從上到下

 一:無極而太極; 二:陰靜而陽動; 三:五氣順布;

 四:順以生人;   五:化生萬物。

逆即逆以成丹,講的是煉養內丹的方法,陳摶分之為五個階段,模式從下向上:

 一:得窮; 二:煉己; 三:和合;

 四:得藥;  五:脫胎還虛。

其要旨在於掌握火水,作到心腎相交,水火既濟。所謂逆,一是指逆反自然過程,從下向上;二是指火性本炎上,水性本潤下,但現在要將火使之向下,逆其火性,使火不燥烈,溫養和燠于腎陰,將水使之向上,逆其水性,使之不卑濕,上升而滋養心陽。這樣滋養之至接續而不已,溫養之至堅固而不敗,便算是得法了。

  陳摶的宇宙生成論及煉養理論,淵源於四個方面:

  從《易》理中吸取宇宙生成論。
  吸取老子複歸於無極及歸根曰靜,靜曰複命的思想。
  繼承魏伯陽《參同契》模擬自然的丹道理論。
  繼承鐘呂金丹道的內丹煉養方術。

他對道教清修派(或稱丹鼎派)最神秘的內丹道的發展有兩點:一是使之具有較為濃厚的哲理色彩;二是厘定了內丹煉養方法的五個階段。由於陳摶對內丹教義的闡發,因此受到道教徙的尊奉,認為他是神仙,稱他為陳摶老祖。又由於陳摶對《易》及象數學有深究,有創見,故他的學術思想對宋代周敦頤所開創的道學,有一定的影響。

  陳摶學術的後繼者為張無夢.劉海蟾.種放。彭《老子集注》引《高道傳》說:張無夢好清虛,窮《老》.《易》。入華山與海蟾.種放結方外友,事陳希夷先生。到宋神宗時,有張伯端于熙寧二年(一0六九年)在成都遇劉海蟾,劉授張以金液還丹之訣,則張伯端是陳摶的再傳弟子。張伯端所撰《悟真篇》中也說:夢謁西華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其中簡易無多語,只是教人燒汞鉛。自認是承繼了陳摶的丹道。總之陳摶-劉海蟾-張伯端是一脈相承,在陳摶.劉海蟾之後,闡發.宣揚丹道最力的煉養士與理論家,便是張伯端。

  據《歷代真仙體道通鑒》卷四十九《張用誠傳》雲:
   張伯端,天臺人也。少無所不學,浪跡雲水。晚傳混元之道天未備,孜孜訪問,遍曆四方。宋神宗熙寧二年(一0六九年),陸龍圖公詵鎮益都,乃依以遊蜀,遂遇劉海蟾授金液還丹大候之訣。乃改名用成,字平叔,號紫陽。修煉功成,作《悟真篇》行於世。……一雲:英宗治平中(一0六四至一0六七年),龍圖陸公帥桂林,取紫陽帳下典機事。公移他鎮,皆以自隨,最後公夢于成都,紫陽轉徙秦隴,久之,事扶風馬默處厚於河東。處厚被召.臨行紫陽以《悟真篇》授之,曰:
  平生所學,盡在是矣,願公流布此書,當有因書而會意者。後處厚出為廣南漕,紫陽複從之遊。于元豐五年(一0八二年)三月十五日趺坐死化,住世九十九歲。

又《圖書集成.神異典》引《臨海縣誌》說:張伯端生於雍熙四年(九八七年),住世九十五歲。幼年涉獵三教經書,以至刑法.書算.醫蔔.戰陣.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術,靡不留心詳究,為太學生,舉進士不第,後為府吏。一日誤以侍婢竊魚,撻之,婢憤自經。張伯端深悔過愆,因而入道。又因盡焚所作案卷,觸犯火焚文書之律,受遣戍處分。薛式《悟真篇》中說:坐累謫嶺南兵籍,即指此。白玉蟾有詩頌曰:元豐一皂吏,三番遭配隸,遣下《悟真篇》,帶些煙霞氣。

  在明《正統道藏》中,題名為張伯端所撰的道書有《悟真篇》(洞真部玉訣類).《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洞真部方法類).《金丹四百字》(太玄部)。張伯端的代表作當然是《悟真篇》是道教煉養內丹的主要著作,與號稱丹經王的《周易參同契》齊名。此書採用詩.詞.曲等體裁。正文詩詞九十 三首,內七言四韻十六首,以表二八之數;絕句六十四首,按《周易》諸卦;五言 一首,以象泰一之奇;續添《西江月》十二首,以周歲律。卷末附錄有歌頌詩雜言 卅二首。正文系張伯端據真人所傳金液還丹火候之訣闡發內丹丹法,講的是養命固形之術,即丹法起手功夫命功。也就是說,以人身的精.氣.神(稱上藥三品,或是三寶),經築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而結金丹。附錄部分則是吸取佛教禪宗理論,闡發性功。《悟真篇序》中說:及乎篇集既成之後,又覺其中惟談養命固形之術,而于本源真覺之性有所未完,遂玩佛書及《傳燈錄》,至於祖師有擊竹而悟者,乃形于歌頌詩曲雜言卅二首,今附之卷末,庶幾達本明性之道盡於此矣。蓋張伯端以為命功有成就,若不能進而修性功,則不能回超三界,歸於空寂之本源。

  張伯端的丹道理論及方法,雖屬是來源於鐘離權.呂洞賓.陳摶.劉海蟾,但他的《悟真篇》卻另具特色,也可以說是丹道理論及方法的發展。

  第一:是三教合一的思想較顯著。《悟真篇序》中說:老釋以性命學開方便門,教人修積以逃生死。釋氏以空寂為宗,若頓悟圓通,則直超彼岸;如有習漏未盡,則尚徇於有生。老氏以煉養為真,若得樞要,則立躋聖位,如其未明本性,則猶殢於幻形。其次《周易》有窮理盡性至命之解,《魯論》有母意.必.固.我之說,此又仲尼極臻乎性命之奧也。又說教雖分三,道乃歸一,奈何後世黃緇之流各自專門,互相是非,致使三家宗要迷沒邪歧.不能混一而同歸矣。三教合一的思想,貫注於《悟真篇》中。

  第二:是宣揚金丹為修仙至道,並強調先命而後性。《悟真篇》中說:學仙須是學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只候功成朝北闕,九霞光裏駕翔鸞。張伯端不談符籙鬼神,其他與金丹不同的方術也認為皆非正道,《悟真篇》中說:不識真鉛正祖宗,萬般作用枉費功;休妻謾遣蛋陽隔,絕粒徙教腸胃空,草木金銀皆滓質,雲霞日月屢朦朧,更曉吐納其存想,總與金丹事不同。總之萬卷仙經語總同,金丹只此是根宗。什麼是修性修命呢?一般謂性即理性,修性即修心,亦指煉心神為性;所謂命即生命,修命即求長生,亦指煉精氣為命。張伯端認為修煉應先修命,命之不存,性將焉存?因而《悟真篇》自序中謂先以修命之術順其所欲,漸次導之於道。夫修命之要,在乎金丹。故《悟真篇》排列丹法次序,先以律詩十六首.絕句六十四首,詞十二首講命功。然後由命入性.以來本源真覺之性,即自序中所說:又作為歌頌樂府及雜言等,附之卷末,庶幾達本明性之道盡於此矣。上述的修煉金丹,便是命功。

  第三:是以《陰符經》.《道德經》為祖經。道教務丹道(包括外丹及內丹)的煉養士們,宋以前一般皆以《參同契》為丹經之祖,而張伯端則以丹道為黃帝和老子所傳,故敍述授受淵源,則先稱黃老。絕句第五十八:《陰符經》寶字逾三百,《道德經》靈文滿五千,今古上仙無限數,盡于此處達真詮。認為題為黃帝撰的《陰符經》及老子撰的《道德經》是丹道祖經。限伯端論內丹,不像陳摶那樣以宇宙生成論為基本理論為基本理論,而是還原到鐘呂金丹之術,以《陰符經》及《道德經》為理論依據。如《悟真篇》絕句第五十七:三才相盜及其時,道德神仙隱此機,萬化既安諸慮息,百骸俱理證無為。乃依據《陰符經》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乃安。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又《悟真篇》絕句的第廿四:火生於木本藏鋒,禍發總因斯害己,要須制伏覓金公。乃依據《陰符經》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又如《悟真篇》絕句第九:證心實腹義俱深,只為虛心要識心,不若煉丹先實腹,且教收取滿堂金乃依據《道德經》: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這樣的例子頗多。按《道德經》是唐室所特意發揚的經典,且歷來被道教尊為聖經,張伯端以《道德經》為丹道祖經,固不足奇;而《陰符經》則因行世較晚,唐玄宗時才由李筌發現和作疏而行世,其文簡略而又隱晦,好事者各以己見而任意解釋,張伯端便是用丹道觀點來理解和援用《陰符經》的一個。他這樣作,不外是標榜丹道出自黃老,自己是繼承黃老正宗。正如陳致虛在《悟真四注》絕句五十八注內所說:《陰符》.《道德》丹經之祖書,上仙皆籍之以為筌蹄,修之成道。是知《陰符》.《道德》.《悟真》三書同一究也。是否是同一事?我以為頗有問題。

  第四:是吸取佛教禪悟以為道教修性內容。《悟真篇》卷末附歌頌樂府及雜言,或稱外篇,用意在於吸取禪悟以言修性之法,正如自序所說:附之卷末,庶幾達本明性之道盡於此矣。其附錄《禪宗歌曲雜言》就說:此恐學道之人不通性理,獨修金丹,如此,既性命之道未修,則運心不普,物我難齊,又焉能究竟圓通,回超三界?因此引禪理以煉心,以諸佛妙用廣其神通,終以真如覺性,遺其幻妄而歸於究竟空寂之本源矣。

  道教內丹道經過張伯端的闡發與變革,可以說基本上是總結和完成了煉養內丹的理論與方法,《悟真篇》與《參同契》同被尊為丹經之王,張伯端被尊為道教丹法南宗的開山祖師。

 

 


 

飛黃騰達粉絲團成立囉!
快來給個『讚』加入我們,不定期發佈最新訊息,提供您最有用最詳盡的命理訊息!歡迎與我們互動,留下您的意見喔!
‧ (測字)全部題目只要29點
‧ 超值專區全部題目只要9點
‧ 網友獨享8題好康免費算!
‧ 會員獨享30題免費算!
‧ (雙人)愛情全部題目139點
‧ 我的婚姻會幸福嗎?
‧ 我離婚後還有機會再婚嗎?
‧ 我的桃花何時朵朵開?
‧ 我會有幾個小孩?

飛黃騰達算命王版權所有 © 2006 Super Gold Ventures Limited.請勿任意轉載
客服信箱:service@superfat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