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的第一大教派是遜尼派,大約占65-70%的穆斯林,在伊斯蘭中他們與什葉派相對立。兩派爭論的焦點就是對哈裏發職位的主張方面。遜尼派接受承認所有前四位哈裏發,也接受大馬士革伍瑪亞德王朝的主張接管哈裏發職位。從七世紀開始,哈裏發都是遜尼派的人,直到1258年阿巴斯哈裏發王朝的結束。奧斯曼王朝在1775年重新恢復了哈裏發職位,但又在1924年被廢除。遜尼派教徒遍佈全世界。
「什葉派教義的精髓就是相信伊瑪目或超凡魅力的領導者,還包括相信有救贖,或堅持走正道,避免犯錯誤,這些都是來自于跟隨了伊瑪目,這與遜尼派形成了對比,遜尼派相信這些來自於一個超凡團體的每一位成員。與這本質信仰相一致的是,伊瑪目被認為是真理的源泉或者信徒們的指航燈。」
遜尼派是在第三任哈裏發時期伊斯蘭教內部因爭奪領導權而逐步形成的。該派在政治上承認艾卜·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阿裏四大哈裏發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繼承人,也承認伍麥耶王朝和阿巴斯王朝時期的所有哈裏發,因此受到伊斯蘭教歷代政府的支持和保護。
在經典上,既承認《古蘭經》也承認“聖訓”,認為《古蘭經》是伊斯蘭教的根本,“聖訓”是《古蘭經》的補充;“六大聖訓”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語言和行為,被視為立法的主要依據之一;在神學上,初期曾發生過經典派(聖訓派)和意見派之爭,經過艾什爾裏派,到伊斯蘭神學家安薩里時完成其宗教神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