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太上老君為無世不存的至尊天神,這是道教徒最根本的信條。誰否認這一條,就不是道教徒。猶如否認上帝的存在就不是基督徒一樣。
據宋觀複大師謝守灝《太上混元聖紀》說: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經歷天地,不可稱載,終乎無終,窮乎無窮者也。其隨方設教,曆劫為師,隱顯有無,罔得而測;然垂世立教應現之跡,昭昭然若日月……。
謝守灝認為以往的太上老君記傳率多疏略,如司馬遷《史記》.班固《古今人表》.劉向《列仙傳》.嵇康.皇甫謐之敘高士,葛稚川《神仙傳》.及以後之《集仙傳》.《總仙傳》,皆蔑裂百不具一,還認為尹文操編聖記八百二十章,賈善翔傳猶龍析為百篇,雖記述頗詳,而枝蔓旁引,首尾失次,其間取捨,未免乖違,二三其說,覽者迷惑。因此他編考三教經典傳記,究其源流,仍序歷代崇奉之事,編為聖記,冠以年譜。若夫五太之初,九皇之始,真文未兆,載籍叵詳,今始纂書史所載老君應世之歲月,述其年譜。道教認為太上老君是無世不存在的.屢世皆為王者之師,故《太上混元聖紀》從元肇始記起。簡述如下:
元肇始,天地初立,有神人號天皇氏,木德王,歲起攝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萬八千歲。天皇時老君應運降跡,與天皇為師,號通玄天師,一號玄中大法師。老君正方圓上下之形,定洪荒樸略之狀,配四海於四神,付五行於五帝。
地皇時,太上老君屑跡下降,與地皇為師,分配剛柔,制定寒暑,地增博厚,天益高明。聖力無窮,神功靡測。萬木甲坼,萬草勾萌,羽族毛群區分於兌離之位,蚧蟲鱗類支分於坎震之宮。
人皇時,太上老君博施濟眾,與人皇為師,號盤古先生,三百六十之川,初分血脈,一萬五千之策,乍配偶奇,三壬三乙之神,離胎于水木,六丙六辛之將,出孕於火風。
伏羲時,太上老君降世,以道弘濟,降跡為師,號郁華子,教之以畫八卦,指之以分三才,助之以造書契之文,制之以代結繩之政。
祝融為火德之祖,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時老君降濟陰,號廣壽子。教民陶治 。
神農(連山氏)時,太上老君救時屈己.下為帝師,號傳豫子。仞之於五運,分之于時,助之以正方機,明之以濟百穀。變飲血茹毛之化,移蕢桴土鼓之音。毀穴焚巢,上棟下宇,范金合土,燔黍擘豚。制來耜以濟兆民,作疏治以利萬物。天雨粟以呈瑞,地芒稼而彰稔。
黃帝(有熊氏)時,太上老君降世,居於崆峒山,號廣成子。黃帝向老君屈膝而問道。當時蚩尤作亂,老君化魚鱉為兵士以助黃帝,變雲霞為神只潛扶軍陣,能弭兵于涿鹿,偃戈於阪泉。説明黃帝打敗了蚩尤。
少昊(金天氏)時,太上老君乘九龍之輦,複降於崆峒山,號隨應子。一號太極先生,為少昊之師。說莊敬之典,教之順時迎氣,昭配神明,羽族呈休命之鳥,官理分九鷹以統百師。景合璧以表靈,風銜圖而示貺。悉由至道,彰此帝謨。
顓帝(高陽氏)時,太上老君降于衡山,號赤精子。為帝師,教之解紛塞兌。治國安民。滌蕩九黎,陟明八凱。布龍野紫髯之凶醜,布蛇身赤發之渠魁,力拔不周,首觸山碎,天低西北,致日月之西行;地業東南,使江海東注。追呼六甲,役禦百靈;訓之以微言之經,教之以大順之道。
帝嚳(高辛氏)時,太上老君降世,居於江濱,號錄圖子。敷道布化,濟代為師。談黃庭之妙言,隱日遁月;稱錄圖之嘉號,返邑移城。制九州之命,作六英之樂。封勾芒以佐蒼帝,敕蓐收以翼白方。封岱岳而印金泥,照寰區而開玉鏡。飲太活之井,遊不夜之鄉。
帝堯(陶唐氏)時,太上老君降世為師,居姑射山,號務成子。講玄德之經道,以治國于玄化。帝舜(有虞氏)時,太上老君降世,居河陽,號尹壽子。太上談無為之理,講離合之經。三苗克悛,四罪鹹服,百揆時序,五典謹徽。懷明神之珠,賜照華之王。
夏禹時,太上老君降世,居商山,號真行子。太上克匡王道,爰作帝師。談德行之經,行為國之法。
商湯時,太上老君降世,居於潛山,號錫則子。太上權離左極,下為王師。說長生之經,體自然之道。
老君雖分身下降,隨世立教,事竟則隱,故在世未有誕生之跡。至商十八世王陽甲踐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托孕于玄妙玉女,經八十一年,于武丁九年二月十五日降生。
這是最早的關於老君誕生之跡的記傳。
辛紂時,太上老君降于岐山之陽,號燮邑子。周文王為西伯,召為守藏史。
周武王時,遷老君為柱下史。
周成王時,老君仍為柱下史,號經成子。授道周公,乃游西極大秦竺幹等國,號古先生。
周康王時,老君複歸於周,號郭叔子,複為柱下史。
周昭王廿三年老君西過函谷關,度關令尹喜。廿四年老子傳道尹喜,授以道德五千言,即于喜宅南小山上升天。廿五年複分身降于蜀國李太官家。廿七年老君會尹喜於青羊肆,將坎化胡。遠適流沙,長移獷俗,及身毒罽賓之國,教煩陀阿柱之王。于闐國西五百里有毗摩寺,雲是老子化胡之所也。
周穆王四年,老君複降於中國,東遊扶桑會大帝,校集群仙,遂遊西海至蘇鄰國,號為大光明使,尋即複升天。
周夷王時,老君與玄古三師降於蜀綿竹山之三學山,授李真多以飛升之道。
周曆王廿一年,老君降于樓觀,授道士宋倫以中景之道,通真之經,並靈飛六甲素奏丹符。
周宣王四十三年,老君降於渭州,告宣王以歲抵北遷,言周將衰。
周平王卅三年,老君複出關屜化諸國,遂至西海流麟等洲,考校群仙事訖,複還中國。
周定王時,王問老君以在世神仙,老君對以中嶽有古先生,即予是也。
周敬王十七年,孔子謂南宮敬叔說:吾聞老聃博古賅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矣。明年遂與敬叔俱至周見老子。
周夷烈王二年,老君襄秦,秦獻公授館致禮,問於歷數,老君遂出散矣。
周顯王八年,老君東還,游赤城蒙山,重過扶桑,較集群仙,已而隱於景山太室少室。
周赧王九年,老君與尹喜諸仙西游女兒瞿頭天柱,複出散關,遂升昆侖,還紫微上宮。
秦始皇廿八年,老君降于樓觀南之老君祠,授帝以鬼林經策使鬼神之符。
前漢文帝時,老君降於陝河之濱,號河上公,亦曰河上丈人。帝親訪之,老君授以《道德經》。
漢成帝河平二年,老君降于琅琊曲陽,授于吉《太平經》。
後漢明帝元和二年,老君再降,授于吉真人一百八十戒。
漢安帝永初二年,老君降于泰山,召江夏史劉圖校定天下簿籍,因示菲福報應之事。
漢順帝漢安元年,老君降於蜀之鵠鳴山,授天師張道陵《正一盟威》秘籙;再降賜《太清中經》九百三十卷,符文七十卷。建康元年又授天師三洞眾經及超度九 祖齋植之法。
漢桓帝永壽元年,老君降于成都,授天師北斗削死注生之法;又授以制六天斬邪文。
漢靈帝光和二年,老君降于天白山,授仙人葛玄上清.靈寶.大洞等經及三籙七品齋法勸戒法輪轉神入定等經。
後魏明皇帝神瑞二年,老君降於嵩山,授道士寇謙之《雲中音誦新科之戒》;泰常二年又降賜符籙七十卷。
太武皇帝太平元年,老君降於嵩山,命寇謙之授帝以太平真君之號。
隋煬帝太業十三年,老君降於終南山,語山人李淳風以唐公受命之符。
唐高祖武德二年,老君降於羊角山,語吉善行,令奏聞雲;我帝祖也。今唐得聖,治社。
唐高宗龍朔二年,帝祠老君,老君降於殿上,權大力等依所見圖寫為瑞象。幹封元年上尊號玄元皇帝,聖母為先天太后。
則天武后文明元年,老君降於虢州皇天原,命鄔元宗令傳言武后不可革命。
玄宗皇帝開元十七年,老君降於蜀州新興寺,隱景於佛殿柱中,宛如刻畫,削洗愈現。開元廿九年,老君降於丹風門外,語田同秀曰:我昔日入流沙,藏一金靈 符在尹喜舊宅,可奏帝取之。天寶二年上老君尊號大聖祖玄元皇帝,七年上老君尊 號聖祖大道玄元皇,十三年加上老君尊號: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天元皇帝。
懿宗鹹通十年,龐勳領三千人欲劫奪太清宮,時士庶數百余家在宮避難,鹹見老君乘空天行,須臾黑霧昏曀,賊迷路自相蹂踐,龐勳亦溺水死。
宋真宗皇帝大中祥符七年,上老君尊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宋徽宗皇帝政和二年,老君乘白馬駕祥雲降于茅山玉晨觀,授梁光映加句《天童經》。
《混元聖紀》成書于宋,故截止于宋。
作者引述多種古籍,其中往往說法不一,互相抵觸,甚至對老君之歷代為帝師的說法也不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