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梵歌》是印度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典籍之一,也是印度教最主要的經典。全書的說教是以一場部落戰爭為緣由而展開的。般度的三子阿周那率領大軍來到戰場時,本來應該是一副雄武蠻勇、奮力砍殺、遍地橫屍、“流血漂櫓”的景象。可是阿周那不象中國將軍那樣只有殺敵立功這一面,他的思路要開闊得多。我們且看看他當時的想法:
“…… 哎!我們竟然橫下心來 去招致不容寬恕的罪過, 誅戮自己的宗親家人 卻是為了王權和享樂。 即便是持國的兒子們 用利刃殺我於戰場, 我也決不揮戈抗爭, 如此倒覺得坦然舒暢。” ……阿周那在陣前說了這番話, 說完他心裏萬分悲傷, 於是他仍掉手中的弓箭, 一屁股倒坐在車座上。
——《薄伽梵歌》第一章
“在這個世界上,我寧願行乞, 也決不誅戮那些尊長, 殺死了貪財好利的長者, 就會將那染血的過失品嘗。 是我戰勝他,還是他戰勝我, 二者哪一種更好我卻搞不清, 持國的兒子們就站在前面, 殺死了他們,我們也痛不欲生。”
——《薄伽梵歌》第二章
阿周那面對敵人的時候,不只是看見了敵人,他還看見了血緣至親,看見了人。這就體現了阿周那精神世界的豐富性,也體現了古代印度文化的豐富性。
一個人即使是在戰場上,也不是只有“敵我”這麼一種意識和“殺敵立功”這麼一種衝動。他應該還有超於這些之上的精神活動,比如生命倫理之類。阿周那對殺戮的疑慮與反思,就是基於對生命的敬畏與憐惜。
正是這種敬畏和憐惜,才可能將人性提升到善良、美好、豐富、博大的狀態。這才是文學家和一切人文學者所採取的立場。海明威、海勒描寫戰爭的小說都持有這樣的立場,真正體現了文學的良知和人類的良知。即使是在戰爭之中,即使是在描寫戰爭的文字之中,這種良知也決不可泯滅,因為人性的尊嚴和豐富是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泯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