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於印度部分地區的宗教,15世紀後期由那納克(Nanak)在旁遮普創建,教徒主要居住在旁遮普邦,其餘大部分住在哈里亞納(Haryana)邦和德里或散居於印度各地,另有一些定居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東非、英國、美國和加拿大。「錫克」在巴利文或梵文原意是「門徒」,因為該教信徒自稱祖師的門徒。錫克教由印度教毗濕奴虔誠派發展而來,也受到伊斯蘭教蘇非派的影響。錫克教第一代祖師是那納克,迭傳到第十代祖師哥賓德•辛格(Gobind Singh),他宣布以後再無祖師,教徒應奉聖書《本初經》(Adi Granth)為大師。錫克教先後兩代祖師見害於蒙兀兒王朝,於是該教被迫實行武裝。1699年哥賓德•辛格接納五名錫克教徒參加卡爾沙教團(Khalsa),賜名雄獅(辛格),專門進行武裝鬥爭,反對穆斯林和英國人。
18世紀中葉波斯人和阿富汗人接連入侵,才使蒙兀兒王朝的穆斯林總督迫害哥賓德•辛格繼承者的情形獲得改善。錫克教徒將自己組成12個民團,各自獨立運作,建築堡壘,並向城鎮和鄉村強索保護費。19世紀初蘭季特•辛格(Ranjit Singh,1780∼1839)吸收各民團,建立錫克國,但他死後該國即失序混亂。英國怕錫克人有敵意,開始將部隊開至旁遮普邊境,遂發生了1845∼1846及1848∼1849年的錫克戰爭(Sikh Wars)。錫克人戰敗,旁遮普併入英屬印度。1857年印度兵譁變爆發,錫克教所控制的旁遮普效忠於英國,錫克教在平息這次譁變中發揮重要作用。英國統治下的錫克教有數起的派別之爭,得英國行政官員贊助的辛格大會(Singh Sabha)使歐洲人對該教發生學術研究的興趣。錫克人和英國的關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最為密切,但於1919年英國在阿姆利則(Amritsar)大屠殺後嚴重破裂。伴隨英國放棄對印度的主權而來的是印度的分裂;旁遮普西半部歸巴基斯坦,東半部歸印度。留在巴基斯坦境內的約2,500,000名錫克教徒遷往印度,東旁遮普的穆斯林也被排拒外移。此次人口大批交換造成嚴重的暴動和生命慘重的損失,大部分的錫克教難民在東旁遮普重新定居下來。
印度獨立後,政府廢除少數民族(包括錫克教徒)的特權,引起錫克教徒不滿。1965年印度-巴基斯坦戰爭後,旁遮普邦在錫克教徒的要求下成立。錫克教徒將旁遮普變成產量豐富的農業地區,他們在印度商界和軍隊中也表現優越,這些成就使部分錫克人大膽的在大印度聯邦內尋求自治,甚至鼓動在旁遮普創建獨立的錫克教國家。錫克教極端分子和印度政府間遂引發一些暴力事件,這些暴動在印度軍隊襲擊阿姆利則的錫克教聖地(1984.6)和印度總理甘地夫人遭錫克教徒暗殺(1984.10)時達到高潮。隨後幾年,印度政府繼續設法鎮壓錫克教極端分子,後者的恐怖活動造成錫克教的分裂。
錫克教僅有的正典《本初經》是第五代祖師阿爾瓊(Arjun)所編,通用版本據說經過由哥賓德•辛格於1704年核定,收近6,000首頌詩,主要是前五代祖師的作品。錫克教接受印度教關於輪迴、業報和解脫的教義。該教認為神是獨一的神,是真理、是造物主,他永生不死,無所不在,無形象,不是人所能理解。錫克教禁止繪製和崇拜神像;該教堅持信徒共餐,開辦「祖師灶」,都是表示否認印度教關於種姓的觀念。錫克教的主要聖地是阿姆利則的聖堂(Harimandir,又稱金寺或金廟),其次是那納克的誕生地嫩加納(Nankana,現屬巴基斯坦)。另有5處聖座也尊為神聖,分別設在阿姆利則、阿嫩德布爾(Anandpur)、伯蒂亞拉(Patiala)、巴特那(Patna)和楠代德(Nanded)。凡印度北部印度教的節日,錫克教也都紀念,另外加上第一代和第十代祖師的誕辰及第五、第九兩代祖師的殉教日。該教最隆重的節日是4月中旬的拜薩哈節(Baisakh),即卡爾沙教團成立紀念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