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吠陀經典的印度學者一般認為,雅利安人定居印度河流域以後,開始對大自然的神秘作系統的思考,逐漸在原始神話的基礎上形成具有哲學意味和神學意味的世界觀。這主要反映在梨俱吠陀第十卷《創造之歌》、《金卵歌》、《原人歌》等讚歌之中。
………. ……….
《創造之歌》認為宇宙原初只是無差別的一片混沌,當時所存在的只是空虛所包的「太一」,它由於自身的熱力而有生機和欲愛,於是生髮而為萬有世界。
………. ……….
《金卵歌》認為「金卵」(金色的胚胎)出現于太古之初,生來是一切創造生物的唯一之主。它創生一切,主宰萬有,故又稱為「生主」(Prajapati),「他是諸神之神,無與倫比」。金卵是太陽形象的寫照,是把太陽的創生力予以人格化而成。所以可認為「生主」是從太陽轉化而成的最高生殖神。………. ……….
《創造之歌》和《金卵歌》對宇宙的本源和產生的過程作了近乎唯物主義的說明,開後世非吠陀主義哲學之先河。但其中也未脫盡神話色彩,提出了統一萬有和諸神的「生主」概念,對於梵書時代形成泛神論的「梵」概念頗有影響。
………. ……….
《原人歌》則把原人作為宇宙的本體,當諸神把原人作為犧牲舉行祭祀時,「從這偉大的總祭品上、產生讚歌和詠歌,咒語由此作,祭詞也由此生」,產生了地界、天界和空界的一切。《原人歌》最著名的思想是說印度社會各階級也產生于原人身體的不同部分:「他的口是婆羅門,他的兩臂作成剎帝利,他的腿變成吠舍,從他的腳生出首陀羅來」。這段歌詞清楚地說明當時印度社會已出現階級分化,宗教則用神的名義使這種階級劃分神聖化。《原人歌》顯然是婆羅們祭司的作品,因為它把宇宙萬有人事社會的創生,歸結為祭典祭獻的結果。在神學思想上,則是將多神崇拜統一起來,歸結為最高神或泛神宗教的嘗試。糜文開先生指出:《原人歌》由一神的泛神論立否出發,把萬有造化的原理歸因於具體的原人,這種「最高神一元思想的確立,開梵書奧義書之新時代,並形成祭祀萬能、吠陀天啟、婆羅門至上的觀念,而為樹立婆羅門教三大綱領作地步……總之,我們可以認為原人歌產生之時,印度社會正在轉移期,故此歌結束吠陀時代數百年之思想,而開發以後數百年之新思潮,實為吠陀末期繼往開來之重大作品也。」這個論斷是很有見地的。印度社會的「轉移期」,也就是奴隸制社會的形成期,在宗教上則反映為自然宗教的人為化和婆羅門教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