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教作為印度奴隸制度社會的上層建築,當然是為婆羅門和剎帝利兩大種姓組成的奴隸主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的。但是,由於婆羅門教強調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把廣大的首陀螺種姓和其他賤民排除於宗教生活之外,必然會引起他們的失望與不滿,加劇社會矛盾。當西元前一千紀中葉雅利安人勢力擴張到恒河流域以後,被征的達羅毗荼等土著居民被趕進首陀羅和賤民的隊伍,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在奴隸主統治階級內部,剎帝利種姓也不會甘於二等貴族的地位而接受婆羅門至上主義。所以,西元前五世紀以後,在印度興起了各種非婆羅門教的宗教和宗教哲學思潮,它們的代表人物大多出身於剎帝利種姓,興起和傳播的地區主要是在恒河流域。其中最主要的是佛教、耆那教和生活派(「邪命外道」)。佛教不承認吠陀權威而自立教義,不贊成祭祀萬能而尋求新的解脫之道,不接受婆羅門至上,首陀羅不能再生、而主張四姓在宗教上平等,人皆可得解脫。佛教的這些主張緩和了階級矛盾,從根本上有利於奴隸制度的鞏固,代表了剎帝利王族的利益。所以,佛教在釋迦牟尼在世之時就得到了一些國君的支援,不斷發展。西元前三世紀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尊佛教為國教,壓倒了傳統的婆羅門教。西元一世紀以後,印度分為『南北朝』,北印度為大月氏人建立的貴霜王朝,尊奉佛教;南印度的安達羅王朝則大力提倡婆羅門教,與佛教對抗。西元四世紀笈多王朝時代,婆羅門教吸收佛教,耆那教的若干教義和民間的多種信仰,逐漸演化為新婆羅門教──印度教。
………. ……….
這裏所說的印度民間的多神信仰主要是指一直流於非雅利安的土著民族中的各種信仰、儀式等。婆羅門教為了宣傳他們的信仰,便用通俗的形式,編集了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以及具有神話內容的大量的《普羅那》(《古史譚》)。這些著作在某些方面改變了早期吠陀中神靈世界的結構,把梵天、毗濕奴、濕婆抬高為三位一體的至上神,並把民間傳說的英雄附會為毗濕奴的化身。《摩訶婆羅多》中的哲學詩篇《薄伽梵歌》,調和各種思潮,對婆羅門教義作出新的說明。它針對佛教脫離生產和社會生活的教義,主張各社會階級嚴守自己的地位,盡自己階級所應盡的社會職責。至於由於盡社會職責而產生的業因,可通過對至上神的虔誠信仰和熱愛而得到解脫。《薄伽梵歌》的很多思想,為古典婆羅門教向新婆羅門教(印度教)的發展起了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印度教迄今將該書奉為經典。西元八─九世紀,商羯羅(七八八─八二○)站在奧義書一元論的立場,吸收佛教的教義,對婆羅門教一系列理論問題作了新的闡發,並在實踐上改革了婆羅門教的行事。他雲遊印度各地傳道,與順世論(唯物論),佛教徒和其他教徒進行辯論,在印度各地建立印度教寺院,組織正式的印度教修行團。由於統治者支持印度教,奪取佛教寺院的地產和財富,佛教勢力衰落,印度教在全國獲得優勢,直到現代。………. ……….
商羯羅宗教改革後的印度教,在教義信仰和宗教禮儀上隨著歷史的進展,不斷有新的變化,但其基本精神仍是婆羅門教傳統的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