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出現了以鄒衍為代表的陰陽五行學派。鄒衍將陰陽與五行結合起來,使之神秘化,用以說明天道人道的變化規律。據《史記》與《文選注》,鄒衍的學說有三個要點:一,「深觀陰陽消息」,以陰陽二氣的消長說明季節的變化;二,「禨祥度制」,即天瑞天譴說;三,「五德轉移」或稱「終始五德」,以五行相生相勝解釋朝代的興衰。其說見於《呂氏春秋》的《應同》、《召類》兩篇,謂帝王之興先有祥瑞出現,並以五行之一為所尚之氣色。如黃帝時現大螾大螻,土氣勝,色尚黃;禹之時草木不衰,木氣勝,色尚青;湯之時有金刃生於水,金氣勝,色尚白;文王時有赤鳥銜丹書集於周社,火氣勝,色尚赤;代火者必將水,色尚黑。從此形成了天文感應的以陰陽五行為特色的宇宙觀與歷史觀。戰國末年呂不韋主編的《呂氏春秋》十二紀,用陰陽五行說構造了一個形式嚴整的龐大的世界圖式。在宗教思想方面,出現了五帝、五神、五祀說。秦國原有四帝崇拜(白帝、青帝、黃帝、炎帝)。十二紀的五帝是:黃帝居中,具土德;太皞居東方,具木德,主春,亦稱青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稱赤帝;少皞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稱白帝;顓頊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稱黑帝。十二紀又列五神(《淮南子》改稱「五佐」),是五帝的輔佐神,句芒配太皞,祝融配炎帝,后土配黃帝,蓐收配少皞,玄冥配顓頊。五帝和五神崇拜是天帝崇拜衰弱和陰陽五行說、黃老崇拜流行的結果,它使天地作為至上神的地位模糊起來,因而漢代又有太一神出現。
………………..
神仙之說在戰國中後期開始流行,它反映了人們逃避災難、解脫生死、尋找世外桃源的願望。《莊子》書中就有不食人間煙火、凌空飛行、長生不老的真人、神人。《楚辭》中有生動浪漫的神遊故事。《史記‧封禪書》說,與鄒衍同時,「宋毋忌、正伯僑、充尚、羨門、高最後,皆燕人,為方仙道,形皆銷化,依於鬼神之事」,「燕齊海上之方士,傳其術不能通,然則怪迂阿諛苟合之徒,自此興,不可勝數也」。燕齊東臨大海,海市蜃樓的幻影,引出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的傳說,神仙方士以燕齊人居多。齊威王、宣王和燕昭王皆曾派人入海求三神山而未能至。神仙方術與貴族永享榮華的奢望相吻合,故多流行於權貴之中。這一時期的神仙傳說屬於一種宗教神話,不是一種獨立的宗教,它的流行基於個人信仰,與國家宗教無直接關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