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是世界上擁有信徒最多的第一大宗教,它是古代希臘哲學和希伯來宗教的混合產物,並在產生後的兩千年間廣泛而又深刻地影響了作為「兩希」(希臘與希伯來)文化後繼者的西方文明,又隨著西方文明的擴張而參與了整個世界歷史進程。「僅僅用嘲笑和攻擊是不可能消滅像基督教這樣的宗教的,還應該從科學方面來克服它,也就是說從歷史上來說明它,而這一任務甚至連自然科學也是無力完成的。」作為社會科學或人文科學的宗教學,特別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宗教學,理應擔負起「從歷史上說明」基督教這一重大任務。
………. ……….
根據《聖經》記載,基督教的崇拜對象兼教主──被奉為基督的耶穌,其誕生、活動和受難都在巴勒斯坦地區,故一般認為基督教產生於巴勒斯坦。但是在把基督教作為一種社會意識現象而探討其歷史背景時,我們應該說它產生於希臘化的羅馬帝國,它是希臘羅馬世界的產物。
………. ……….
公元前三千年安東尼兵敗自殺,屋大維獨攬政權,結束了羅馬共和國後期的紛擾戰亂,開創了長達兩個世紀的「羅馬和平」。羅馬帝國囊括了地中海沿岸各國,即西方人當時所知的整個文明世界。帝國初期,奴隸制生產關係經過調整,社會相對穩定,城市和行省地位得到提高。道路良好、四通八達、海運便利、貿易興盛,凡此種種,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和文化的交流。這個龐大的帝國用武力把地中海變成了一個內湖,也把「統一世界」的觀念悄悄帶進了人們的內心。
………. ……….
另一方面,用鐵蹄踏出了「羅馬和平」的羅馬軍團,並不能踏滅這個大一統地國內的種種矛盾。屋大維以後諸帝建立了官僚機構,加強了專制統治,但是天下並不太平,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錯綜複雜,奴隸起義和民族獨立戰爭此起彼伏。在帝國的軍事鎮壓下,所有這些起義都歸於失敗。「對於巨大的羅馬世界強權,零散的小部落或城市進行任何反抗都是無望的。被奴役、受壓迫,淪為赤貧的人們的出路在哪裡?他們怎樣才能得救?所有這些彼此利益各不相同甚至互相衝突的不同的人群的共同出路在哪裡?可是為了使所有這些人都捲入一個統一的偉大革命運動,必須找到這樣一條出路。這樣的出路找到了,但不是在這個世界上。在當時的情況下,出路只能是在宗教領域內。於是另一個世界打開了。」羅馬帝國無所不在的強權統治,從人心理剷除了此世得救的希望,把人心引向了彼岸世界。
………. ……….
就這樣,早期羅馬帝國的社會環境,既造成了人們對宗教的普遍需要,又決定了新宗教必然具有超越民族界限的世界性質。
………. ……….
當時,這種精神需要的強烈程度,尤以命途多舛而富於宗教氣質的猶太民族為甚;而最適合世界性的需要者,又莫過於長期散居各地的猶太人的一神論思想。所以,新的世界宗教產生於帝國內部這麼一個弱小民族中間,便成了十分自然的事情。
………. ……….
猶太人自所羅門治下短暫的「黃金時代」之後,長期遭受亡國之痛。公元前七二二年亞述滅以色列,公元前五八六年新巴比倫滅猶太國。隨後直到公元一世紀,猶太人相繼受到波斯人、希臘人和羅馬人的統治。但是固守猶太教而民族意識強烈的猶太民族經常掀起反抗異族統治的鬥爭。羅馬征服卡比王朝方才十年,公元前五三年,猶太人就發動起義反抗羅馬統治。失敗後被賣為奴者達三萬人,可見參加起義的人數之眾。公元前四~三年,猶太人民趁希律王死後混亂之際,在全國三個地區同時起義,失敗後所有起義城鎮均被焚毀。公元六年又爆發了西卡尼派領導的起義,這次起義失敗後,秘密組織活動一直不斷。公元六六年,西卡尼派又掀起了猶太各階層廣泛參加的反羅馬鬥爭,即著名的「猶太戰爭」,堅持四年之久,直到公元七○年耶路撒冷陷落。起義者大部犧牲,被俘者被釘在十字架上處死,以至於「沒有地方再立十字架,沒有十字架再釘人」。猶太民族雖然多災多難,卻一直根據猶太教的「聖經」,堅信眾先知所預言的復國救主彌賽亞必將來臨,復興猶太國家。另一方面,從「巴比倫之囚」到羅馬帝國初期,猶太人在目睹多民族帝國的大一統局面,流散各地同異族相處的過程中,已逐步把猶太教的民族神雅赫維的概念,擴大為宇宙間唯一神的概念。在「希臘化時期」,他們又同地中海世界各民族一樣,受到了希臘文化的強大影響。
………. ……….
如果說,在分析基督教產生的社會背景時,從羅馬帝國的一般背景深入到猶太民族的具體背景,關鍵的環節是散居各地的猶太人狀況的話,那麼,在分析基督教產生的思想背景時,把希臘文化中的哲學思想同猶太宗教中的神學思想聯結起來,關鍵的人物就是居住在希臘化的國際都市亞力山大里亞的猶太哲學家裴洛。
………. ……….
從思想說,「基督教所進入的,絕不是一個空虛的世界。它降生時發現,人們的思想裏充滿了關於宇宙、關於宗教、關於罪惡、關於賞罰的種種概念」。這些概念既有西方的,也有東方的;既有哲學的,也有宗教的。在有文化的階層中通行的統一語言──希臘語,助成了這些不同思想的交流和融合。
………. ……….
在西方,產生了眾多的獨立於宗教的博大思想體系的希臘哲學,現在已進入了「在宗教中尋求避難所的歷史時期」。「希臘思想匯集了其思想史上的成就,同開始一樣,歸結於宗教」。柏拉圖主義向新柏拉圖主義,畢達哥拉斯主義向新畢達哥拉斯主義的發展,是十分鮮明的例子。本來畢達哥拉斯主義和柏拉圖主義就包含不少宗教成分,畢達哥拉斯認為靈魂是墮落的精神,並被囚於肉體之中;柏拉圖強調神秘體驗,主張靈魂不滅,認為統治世界的善而不是偶然,他的「善」的理念已經很接近上帝的觀念。而在早期羅馬帝國盛行的斯多葛主義,更富於宗教氣息。它主張人類一體,神人和諧,由同一位主宰支配,提倡恬淡寡欲、節制有度的宗教道德,並且肯定宗教和哲學是一回事,認為其本質在於服從宇宙意志並協助實現宇宙的目的。對於這一時期需要宗教的人們來說,舊的哲學體系已不能滿足他們的思想要求。「同上帝疏遠的感覺,對更高啟示的渴望,是舊世界最後幾個世紀的特徵。這種渴求表明人們意識到古典民族及其文化的衰落,預感到一個新時代的來臨;它不僅使基督教興起,而且,甚至在基督教產生以前,還使異族和猶太的亞力山大主義以及同它相連屬的現象流行於世。」
………. ……….
在東方,形形色色的神秘「異教」十分盛行。弗里吉亞的大母教(Cybele-Attis Cult)每年春分紀念阿提斯神的死而復生,由祭司取血獻祭。埃及的伊西斯──奧西里斯教(Isis-Osiris Cult)流傳著聖母哺育聖嬰的形象,強調重生的意義和對來生的希望。波斯的密特拉教(Mith-raism)主張所有教徒平等相愛,並用麵包和酒舉行紀念密特拉誕辰(十二月二十五日)的筵宴,用血施行洗禮。尤其是猶太教主張宇宙間只有一個唯一的上帝,這一點加上羅素曾經總結過的六個要素,即「聖史」、「選民」、「公義」、「律法」、「彌賽亞」和「天國」的觀念,給了基督教以巨大的影響。總之,「基督教不可能建立在處女地之上。……在基督教所進入的思想界當中,有某些因素屬於普遍存在的古代宗教,屬於上古時期的古董。除了極少數哲學上老成練達的代表人物之外,所以的人都相信一種或多種不可見的、超人間的、永恆的、操縱人類命運的、應以祈禱、禮儀或犧牲來崇拜或安撫的力量的存在。……對於人生現狀的毫無價值、罪惡充盈和極其令人不滿的深刻意識,成了廣大人群的共同特點。形形色色的宗教表現形式清楚地表明;人們普遍需要同那靈性的、不可見的東西有更好的關係,人們渴望得到比他們彼此所能給予的更大得多的幫助。」
………. ……….
把希臘哲學尤其是斯多葛派哲學,同東方宗教尤其是猶太教結合起來的,是所謂「猶太的亞力山大主義」,其代表人物即為裴洛。
………. ……….
裴洛認為,不論是畢達哥拉斯和柏拉圖,還是摩西和猶太眾先知,都發出了同一理性的聲音。他認為上帝是至善,我們通過最高的理性或純粹的智慧,可以確定他的存在。他把希臘哲學中的世界靈魂和理念的概念,用猶太宗教中的天使和魔鬼的觀念揉合起來,形成邏各斯的觀念。邏各斯是最高的天使、上帝之子,是上帝的影像、上帝第二。裴洛實際上把斯多葛派的世界靈魂或柏拉圖的理念世界,改造成了介乎上帝與世界之間的中介物,作為上帝創造世界和干預世界的工具。裴洛還認為,無形的精神或純粹的智慧是從上帝賦予靈魂的,這使人具有了上帝的形象。靈魂附於肉體使人趨向於邪惡,人可以自由地表明態度,贊成或反對上帝。但是要擺脫深重的罪孽,人需要神的幫助,這樣才能拯救自己。不難看出,這種西方觀點和東方觀點的調和,已經包含著基督教全部的本質觀念。
………. ……….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第一,早期羅馬帝國的社會狀況,不但造成了對於一種新宗教的需要,而且要求這種新宗教具有世界宗教的性質,此外還注定了這種新宗教必然同當時唯一的神教──猶太教具有密切的關係;第二,當時的思想狀況不但帶有濃厚的宗教氣氛,要求一種新宗教作為精神上的安慰,而且為新宗教準備了合適的土壤,提供了充分的養料,此外還注定了新宗教必然是希臘哲學與猶太神學的混合產物。正如恩格斯說:「只是通過一神論的猶太宗教的媒介作用,後來的希臘庸俗哲學的文明的一神論才能取得那種唯一使它能吸引群眾的宗教形式。但找到了這樣一種媒介以後,它也只有在希臘羅馬世界裡,借助於希臘羅馬世界所達到的思想成果而繼續發展並且與之相融合,才能成為世界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