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至十五世紀的西歐,資本主義開始發展,民族主權逐步加強,天主教會內部矛盾加劇,教廷更加腐敗,文藝復興的反封建思想廣泛傳播,宗教改革的條件漸趨成熟。開創歐洲文化新時期的文藝復興,以人文主義思想為主導,為近代文學、藝術、教育、哲學和科技發展開闢了道路,但卻是一個局限於知識階層的運動。新的時代精神在宗教影響深厚的廣大群眾中的表現──宗教改革,則既是反對羅馬教廷、改革基督教的大規模運動,又具有爭取民族獨立,反對封建制度的社會政治內容,所以得到了各階層人民的廣泛參加。十四世紀時,英國的威克裏夫提出建立民族教會,反對教廷征捐,擁護他的學說的羅拉德派積極參加了一三八一年的農民起義。十五世紀初,捷克的胡斯也提出類似主張,否認教皇的最高權力,要求改革教會。一四一五年他在康斯坦茨宗教會議上被判火刑,激起了持續十餘年的胡斯戰爭。威克裏夫和胡斯的主張影響了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一五一七年,德國神學教授馬丁‧路德針對教廷兜售贖罪券的做法,發表「九十五條論綱」,揭開了宗教改革運動的序幕。運動的主要綱領有:反對教皇對各國教會的控制,反對教會擁有地產,主張以「聖經」作為信仰的最高準則,強調教徒個人「因信稱義」,直接與上帝相通,不需教士作為仲介等等。德國的廣大農民、平民、市民和部分封建主參加了運動。其中以閔采爾為代表的平民革命派積極參加並領導了一五二四年至一五二五年的德國農民戰爭。以路德為代表的溫和派建立了適合部分諸侯和市民需要的新教會。一五四一年,以加爾文為代表的激進派在日內瓦進行改革,建立了長老制教會和政教合一的共和政權。加爾文以「預定說」為核心的神學理論十分適合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所以迅速傳播到西歐和北歐的廣大地區。他的宗教改革成為「荷蘭和蘇格蘭共和黨人的旗幟,使荷蘭擺脫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國的統治」。法國的加爾文信徒「胡格諾派」經過長期戰爭,贏得了宗教信仰自由。在英國,從亨利八世直到伊麗莎白一世,經過長期的反復鬥爭,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終於成功,確立了英國國教會的地位。北歐各國也相繼進行了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產生了路德宗、加爾文宗和安立甘宗等脫離天主教的新教,沉重地打擊了天主教會和封建制度,對歐洲近代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恩格斯稱之為歐洲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次大決戰。這次決戰之所以採取反羅馬教會的形式,是因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要在每個國度內起來和世俗封建制度作鬥爭,就必須首先摧毀把封建制度神聖化的神聖組織──羅馬教會。
………. ……….
為了對付宗教改革造成的新局面,天主教會也進行了對應的改革運動,史稱「反宗教改革」或「天主教改革」。本來伊拉斯謨等人文主義者就曾反對分裂教會,反對使用暴力,但主張改革天主教會。同時作為天主教重要支柱的各種修會,亦因神秘主義流行而復興。西班牙統一後,一方面用異端裁判所迫害異教徒和異端,另一方面則革除教會弊端,提高神職人員素質。教皇保羅三世曾命主張改革的「聖愛會」成員加拉法提出改革方案,但未實行。宗教改革後成立的巴拿巴會、聖天使會、烏爾蘇拉會等強調虔修生活和社會服務,其中「耶穌會」影響最大。耶穌會士經過嚴格挑選和訓練,深入社會各階層進行維護天主教的活動。他們為了影響世俗當局,往往不擇手段,一度弄得聲名狼藉,以至被教皇解散,但對遏制新教發展仍起了相當作用。在天主教會上層,自康斯坦茨會議之後,改革呼聲一直不斷。一五四五年至一五六四年召開的特蘭托宗教會議,本欲與新教和解,但是經過一系列鬥爭,卻仍舊重申天主教基本教義和聖禮制度無誤,譴責了新教的觀點。同時規定主教必須講道、神父必須熟讀聖經、教士道德應受監察、開辦神學院訓練神職人員等整肅措施。反宗教改革運動利用各國封建勢力的支持,鞏固了天主教在拉丁語系國家和東歐部分地區的地位,使教皇地位有所提高並在歐洲事務中繼續保持一定影響。同時各修會競相向外擴展,使天主教勢力達到了美洲、亞洲和非洲的廣大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