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基督教的特點,一是在資產階級革命後經過調整而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二是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擴張而以更大的規模向世界各大洲傳播。十六世紀中葉在英國興起的「清教徒運動」,主張清除國教內的天主教教儀和教階制度,提倡「勤儉清潔」的簡樸生活,它在教義上的加爾文主義和組織上的共和制原則,適合於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展資本主義的需要,所以成了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二次大決戰──英國革命的意識形態外衣。在長期國會和克倫威爾時期,清教徒成為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主要力量。十七世紀初期清教徒開始向北美移居,後來分化為長老會、公理會、浸禮會、貴格會等派別。從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興起的德國虔敬主義運動,英國福音奮興運動和美國大覺醒運動,進一步衝擊了舊的教會結構,產生了一批新宗派,也造成了更富於個人色彩的基督教的復興。十八世紀的法國革命拋開了宗教外衣,沉重打擊了天主教會和封建勢力,但是羅伯斯庇爾創立新宗教的企圖和拿破崙重建天主教的做法,表明資產階級仍然需要宗教。十九世紀在英國發生的牛津運動,使安立甘宗更加確定了介乎新教與羅公教之間的立場,實際上反映出資產階級開始轉向保守。在天主教方面,隨著教皇在義大利統一運動中喪失教皇國而成為「梵蒂岡之囚」,教廷在其世俗統治權削弱的情況下反而加強了教會內的精神統治,表現出日益明顯的保守傾向。同一時期,隨著歐洲列強相繼向海外擴張,基督教也向更廣大的地區傳播,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劃分勢力範圍,向中南美洲和亞非地區傳教。英國成為海上強國後,一方面由於移民而將基督教帶到北美和澳洲,另一方面又通過傳教士向亞非廣大地區傳教。以後由於資本主義發展而強盛起來的歐洲各國和美國,也相繼建立了傳教差會,爭相向世界各地傳教。基督教在近代世界的傳播,是與殖民主義的侵略擴張同步進行的。
………. ……….
二十世紀以後,世界形式的巨變使基督教產生了重大的變化。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使社會心理日益「世俗化」,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給基督教造成了嚴重的生存危機,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使得老的傳教方針不再適用。現代基督教為了在新形勢下生存發展,對自身作了重大的調整。它在神學思想上吸收了眾多的現代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因素,出現了一大批適應現代思想和社會狀況的神學流派,如自由主義神學、新湯瑪斯主義、新正統主義、基督教存在主義、世俗神學、解放神學和過程神學等等。基督教內部也不斷發出同其他宗教、同其他意識形態、甚至同馬克思主義「對話」,以及全世界所有地區所有宗派「重新合一」的呼聲。具體表現為所謂「普世運動」。普世運動在二十世紀初期由歐洲和北美一些較大宗派的傳教機構發起,初為協調對亞非拉地區的傳教活動,以後逐漸發展為世界多數國家新教教會和東正教參加的範圍廣泛的運動。一九一○年,一百五十九個新教教會在愛丁堡召集「世界宣教大會」,一九一二年成為跨宗派的聯合組織「國際宣教協會」。協會中亞非拉地品教會的代表從三十年代開始增加到半數以上。協會主要致力於調整和協調各教會的傳教方針。一九二五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了第一次「普世基督教生活與事工大會」,有東正教代表參加。一九二七年在洛桑召開了第一次「世界信仰與典制大會」。前者主要謀求各宗派在教會與社會的關係方面合作,後者則尋求在教義與教會體制方面合一的途徑。二者以後逐步合流,於一九四八年在阿姆斯特丹正式成立「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一九六一年「國際宣教協會」也與之合併。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是各國各地區各宗派教會的聯誼性組織,以「教會合一、世界合一、人類合一」為口號,成員包括大多數新教教會和東正教會(蘇聯的俄羅斯正教會也於一九六一年加入)。羅馬教廷自從一九二九年通過拉特蘭條約建立梵蒂岡城國以來,一直採取保守方針,但從六○年代開始改變僵硬的立場。一九六二年~一九六五年召開的第二屆梵蒂岡公會議提出「革新」和「對話」方針以後,羅馬天主教會開始同聯合會進行接觸與合作。由於第三世界成員教會日益增加以及蘇聯和東歐國家教會加入,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在社會政治事務上從純粹的西方立場逐漸轉向了「緩和」和調解立場,從發達國家立場逐漸轉向了發展中國家立場。這實際上是當代世界西方矛盾和南方問題在宗教領域內的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