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寺位於湖北省黃梅縣城北16公裏的東山,又稱東山寺,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湖北省黃梅縣境內的大別山脈,山勢險峻,峰巒層迭,風景優美。古時,境內名山多為僧有,大小寺廟遍布全縣,素有「小天竺」之稱。這些寺廟大多屬於禪宗,故有「蘄黃禪宗甲天下」之說。諸禪寺中,五祖寺影響最大,它既是禪宗五祖弘忍的說法道場,又是六祖慧能得法受衣的聖地,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禪宗是南天竺僧人菩提達摩在六世紀二十年代傳到中國的,達摩被稱為中國禪宗的初祖。達摩在少林寺面壁而坐,慧可晨夕參承,達摩傳心法給慧可。慧可即禪宗二祖,後慧可傳袈裟給三祖僧璨。僧璨又傳法給四祖道信。後道信將袈裟傳給得意門生、五祖寺創始人弘忍。 弘忍(601—674年),俗性周,湖北黃梅人。七歲時,從四祖道信出家,十三歲時正式剃度為僧。他在道信門下,日間從事勞動,夜間靜坐習禪。道信常以禪宗頓漸宗旨考驗他,他觸事解悟,盡得道信禪法。永徽三年(651年)道信付法傳衣給他。道信圓寂後,他繼承法席,後世稱他為禪宗第五祖。由於來學禪的人日益增多,唐徽宗五年(< /SPAN>654年),弘忍到雙峰山東面的馮茂山建立東山寺,因五祖弘忍所創,又稱五祖寺。 中國禪宗認為,人本來具有心性,徹見此心性即可成佛。修行的辦法是坐禪或靜慮。禪宗從初祖達摩到三祖僧璨,其門徒都行頭陀行,一衣一缽,隨緣而住,居無定所。到道信和弘忍時代禪風一變。道信居黃梅山雙峰山,一住三十餘年,會眾五百人,弘忍在東山五祖寺二十餘年,僧侶多至七百人。禪徒定居一處,實行生產自給,把種田、運水、搬柴等生產勞動當作禪的修行。這一「農禪並重」的生活方式一直延續至今。< /P> 唐時五祖寺禪風興盛。淮河上下,大江南北,四方學者,都千裏迢迢,來五祖寺向弘忍學法。弘忍被稱作「東山法門」前來學法的僧人少則七百,多則千餘,有「四方請益,日以千計」的說法。見於文獻記載的著名弟子有:惠能、印宗、祌秀、慧安、法照、道明、日用、智隍、智詵、法如、方義、僧達、玄頤、法持、智德、曇光、法顯、玄約、道俊、慧、藏、通、等等。他們分別到廣東、河南、安徽、江西、河北、四川、山西、陝西、浙江、江蘇、和湖此等地傳播禪宗,使東山法門弘揚天下。 弘忍的得意門生是神秀(606—706年)。神秀早年博覽經史,唐武德八年(625年)在洛陽天宮寺受具足戒。五十歲時,到五祖寺參謁弘忍,從事打柴汲水等勞役以求法。平日「禪燈默照,音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出文記」。如此六年深受弘忍器重。弘忍稱「東山之法,盡在秀矣」。唐鹹亨三年(672年),五祖寺又來了位求法的僧人惠能(慧能)(638—713年)。惠能是廣東新興縣人,幼年喪父,家境貧果,靠賣柴養母。因聞人誦《金剛經》有所領悟,於是到黃梅東山謁弘忍。弘忍遂命他隨眾勞動,在碓房舂米。 相傳弘忍有一天為了考驗弟子對禪法理解深淺,准備付以衣法,命各人作偈呈驗。眾中上座神秀即作一偈雲: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指拭,莫使惹塵埃。 弘忍看後對大眾說:後世如能依此修行,亦得勝果,對大家誦之。在碓房勞動了八個月的惠能聽人誦之,以為還沒有吃透禪法,便改作一偈,請人寫在壁上。偈雲: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弘忍見後,即於夜間召惠能試以禪學造詣,傳與衣缽,當即送他到九江渡口,叮囑他南下隱居,待時行化。弘忍圓寂後。神秀在北方弘揚禪宗,成為中國禪宗北派的創始人。他認為「心體清淨,體與佛同」,主張「坐禪習定」,「住心看淨」的漸悟。在北方貴族階層流行一時。惠能在南方傳播禪法,以定慧為本,認為人的本性原來清淨,具有菩提般若的智慧,只因一向被妄念的浮雲所蓋複,不能自悟。假如得到善知識的指示,妄志俱滅,內外明徹,頓見真如本性,自成佛道。從此禪宗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流傳甚廣,成為中國佛教的主要派別。連後來的宋明理學和道教的性命雙修,無不受禪宗影響。< /SPAN> 五祖寺建立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曆史。弘忍圓寂後,建全身塔於東山之陽,唐代宗諡其為「大滿禪師」,塔稱法雨塔。宋朝神宗至徽宗年間,弘忍第十五代法嗣法演禪師,住持五祖寺,大興祖庭,「光明照人,克世其家」,時稱「演公天下第一宗師」。徽宗為之禦書「天下禪林」。這時有殿閣樓台二千五百餘間,來學禪的常達千人。宋代末年,國勢日下,東山五祖寺毀於兵亂,僧眾四散。 元朝時,了行禪師入東山,重建五祖寺,從至元到至治年間,經過兩次大規模的修建,五祖寺複為江漢之間第一大寺,僧眾達六百餘人。元末又遭兵燹,明又修複,明末複遇戰亂。 清朝時,從康熙到道光近二百年間,對五祖寺不斷進行修繕和重建,清鹹豐以前尚有殿堂寮舍一千七百餘間。至清末仍有殿堂樓閣六百餘間,住僧二百餘人。 民國期間,軍閥混戰,常擾寺廟,僧人四散。繼而又遭日本侵略軍的飛機轟炸,廟宇毀壞十之八九,成為一片廢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僅存殿宇十二棟,房屋六十八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為了保護這座曆史名勝,對古寺進行了維修。 1957年省佛教協會派僧人住持管理。「文化大革命」中僧人被迫離寺下山。1979年成立了文物管理所,重修了長春庵、聽泉亭,維修了真身殿和上山石板古道。1983年,五祖寺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寺廟建築得到保護。1984年正式交由佛教界管理,作為佛教活動場所對外開放。 這幾年來,五祖寺在方丈昌明法師的主持下,進行了大規模整修,先後翻修了真身殿、祖師堂、毗盧殿(麻城殿)、聖母殿、天王殿、客房、僧寮,新建了左右廂房、庫房、山門、圍牆;新塑了佛像,添置了莊嚴法器,整個寺廟煥然一新。大雄寶殿也於1989年奠基,進行了修複,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五祖寺整個建築群依山勢而建,從南面山麓一天門到山頂白蓮峰,以蜿蜒石板路為主行線,沿途景色秀麗、幽靜,富有特色。< /SPAN> 山門是一座高3.3米,寬2米的門樓,門樓左右兩側青條石砌成的圍牆,依山傍澗,顯得十分險峻。山門內側有一石橋,稱飛虹橋,用青石鋪成,橫跨穀澗,狀如飛虹。過飛虹橋,迎面即是三株高大古老的「晉代古油樸樹」樹園6.6米,盤根錯節,枝繁葉茂,樹齡達千年以上。 拾級而上即是新建的石質結構大山門。山門後面是新建的天王殿,殿後為大雄寶殿基址。沿著放生池側面而上,就到了麻城殿、聖母殿、觀音堂、真身殿,這是五祖寺保存下來的古建築群體。 麻城殿原名毗盧殿。傳說明代時,有個和尚到湖北麻城縣化緣,不乞食物,世人以為是黃梅五祖菩薩到麻城顯聖。麻城老百姓就背磚帶瓦到黃梅東山建成了這座殿堂,取名麻城殿。目前這裏陳列著黃梅縣出土的曆代文物兩百餘件,其中以清乾隆年間綠松石磨制的編鍾最為珍貴。< /SPAN> 聖母殿是五祖寺方丈瑞公及門人了徽等人,為紀念五祖弘忍之母周夫人所建。聖母殿西側,有白蓮溪從山澗流過,聲響如琴。這裏有蘇東坡書寫的「流響」和清鍾穀書寫的「法泉」石刻手跡。 真身殿是古寺僅存的清代磚木結構宮殿式建築。大殿門口的楹聯是: 五葉垂芳,教流西極東震, 祖恩廣被,法傳北脈南宗。 大殿內華表上也有一副對聯: 佛法有因,佛法有緣,有因有緣,皆成佛果, 祖傳一衣,祖傳一缽,一衣一缽,乃是祖師。 對聯之上的懸匾上寫著「正法眼藏」四個蒼徑大字,這是前清進士於甘侯所書。真身殿後的法雨塔,供奉著五祖弘忍的真身像。< /SPAN> 真身殿兩側,是方丈室。室內有兩件重要文物,一是「六祖慧能墜腰石」。相傳慧能在寺內碓房舂米時,為了加重碓力,在腰間系一石,就是這塊石頭。石頭上刻著「六祖墜腰石」、「龍塑元年」等字樣。並刻有一首詩: 塊石繩穿祖跡留,曹溪血汗此中收; 應知一片東山月,長照支那四百州。 另一件文物是「宋代五祖寺玉印」。以漢白玉雕刻而成,印行為正方體,長、高各11厘米,重2.45公斤。印文為篆體,刻有「天下祖庭大滿身寶印」,印座上刻有「北宋真宗皇帝於影德年間敕雕」字樣,是珍貴的曆史文物。< /SPAN> 在五祖寺周圍,還有東塔林、西塔林和李塔林,有唐、明、清各代僧人基塔160多座,均為白灰磚石砌成,高3米左右,有八角型、圓型、長方型,有錐體、瓶體、喇叭體的,還有用扁形獨柱石塊雕刻的,形式多樣,是研究僧塔曆史建築藝術的珍貴文物。 這些年來,五祖寺成為佛教信徒朝拜的聖地和群眾參觀遊覽場所。每年來朝山拜佛、參觀遊覽的人多達十萬餘人,高峰時達< /SPAN>5000多人。港、澳、台同以及日本、美國的佛教徒及遊人也絡繹不絕。一個曆史悠久,古跡繁多,寺容古樸,風景幽靜的五祖寺,正以新的姿態展現在人門面前,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1993年10月13日,黃梅五祖寺煥然一新,彩旗如林,鞭炮齊鳴,鼓樂雷動,僧眾無比歡欣。上午九時,五祖寺大雄寶殿落成典由湖北省佛協會長昌明法師主持,在古樸典雅、雄偉壯麗的五祖寺隆重舉行。自1992年昌明法師在此升座後,他事必躬親,僧眾不懈努力,才使大雄寶殿巍然聳立於黃梅東山。< /P> 1994年11月3日,黃梅五祖寺隆重舉行大雄寶殿佛像開光慶典,出席這次盛會的有中國佛教協會和有關省市自治區佛教協會會長,重點開放寺院的方丈、法師,以及海內外佛教界人士、各級主管部門領導等共一萬多人;大會由湖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萬松亭主持,省佛協會長、五祖寺方丈昌明法師講了話。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還專門發來了賀電。 五祖寺是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已列為全國重點開放寺廟。大雄寶殿是1988年12月6日開始動工修複,於1993年10月13日勝利建成,曆時五年,共耗資220多萬元。認殿在修複過程中,曾得到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海內外佛教界人士的熱心資助。目前,此殿是中南地區最大的一座大雄寶殿,其外貌造型、內部結構、抗震力均在全國佛教叢林中堪稱「一枝獨秀」,在海內外具有很大的影響,大殿佛像開光後將會吸引更多的佛教徒和遊客到此朝拜觀光。 黃梅五祖寺,於1994年10月24日至11月10日傳授三壇大戒。這次傳戒活動共曆時18天,參加受戒的僧尼500多人,分別來自18個省市自治區的佛教寺廟,從而結束了自清鹹豐四年(1854年)至今140多年沒月舉行傳戒活動的曆史,為海內外佛教寺廟輸送了一批優秀的佛教弟子。
|